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5级)
2025年8月
2025级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商务(730701)。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年(全日制)。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对应行业 | 主要职业类别 | 主要岗位类别 |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财经商贸类(73) | 批发业(51)、零售业(52)、互联网和相关服务(64) | 电子商务师(4-07-02)、数字营销师(4-07-01-04)、直播销(4-01-02-07)、客户服务(4-03-02(S)) | 网店客服、网店美工、直播助理、产品摄影助理、网店运营助理、新媒体营销助理 | 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办公软件应用)、网店运营(1+X)、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职业技能等级(1+X) |
本专业面向电子商务行业企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具备商贸、营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网络营销常用方法,掌握电子商务网店及新媒体的全程运营技巧,能够从事网络客服、网店美工、新媒体营销、运营推广等应用型人才。
1、素质要求
(1)具有良好的审美素养、文化基础和科学素质;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
(3)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
(4)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
(5)具有良好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能够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主动适应工作岗位调整;
(6)具有创新精神、服务意识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掌握必需的现代信息技术,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
(7)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应对挫折、合作与竞争、适应社会的能力。
2、知识要求
(1)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包括阅读、书面表达、应用文写作等;
(2)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知识、信息搜索、信息处理知识;
(3)了解电子商务的有关法律法规、国际和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
(4)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以及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创业相关知识;
(5)掌握电子商务日常工作中客户服务的相关知识;
(6)掌握商品拍摄、图形图像处理、网络文案写作的方法;
(7)掌握主流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规则和推广方式,以及新媒体运营与管理、、网络直播的方法;
(8)掌握网店运营规范与流程的相关知识;
(9)掌握电子商务数据统计分析和报告撰写,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相关知识。
3、技能要求
(1)熟练应用办公软件,进行文档排版、方案演示、简单的数据分析等;
(2)具备电子商务模式(B2B,B2C,C2C等)的实际操作能力,亲自体验网上购物等实际的操作,可以在淘宝等网站开店;
(3)能按照服务规范与流程,服务客户,提出顾客接受的解决方案;
(4)能够根据摄影色彩、构图策略,进行创意拍摄,制作突出商品卖点的商品照片,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对图片进行处理,提高用户关注度;
(5)具备网店设计与装修的能力,能够根据产品页面需求,进行页面设计、布局、美化和制作;
(6)具备信息采集、筛选和编辑的能力,能够根据网站(店)推广目标,进行网店内容更新、策划与制作;
(7)能够根据不同商品类型进行产品策划、分类管理;
(8)能够根据运营目标,采集电子商务平台数据,并依据店铺、产品和客户数据等各类数据进行分析;
(9)能够按照服务规范与流程,正确进行网络营销;掌握网络直播规则与规范,应对客户咨询、异议、处理客户投诉,进行客户个性化服务,提出顾客接受的解决方案;
(10)能够运用商务平台进行活动策划、营销推广、移动店铺的运营与管理。
本专业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岗位实习等多种形式。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总课时 | 实践 课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发展历程,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做到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 36 | 9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阐释心理健康知识、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使学生能正确处理生活、学习、成长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培养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为毕业后顺利就业创业奠定基础。 | 36 | 9 |
哲学与人生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讲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分析和处理个人成长中的人生问题,引导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成长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 | 36 | 9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使学生了解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指导学生养成爱岗敬业、依法办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 36 | 9 |
语文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开设,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 开展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继续学习和就业创业奠定基础。 | 198 | 66 |
数学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开设,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职业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和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经验发现问题的意识、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增强创新意识,为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继续学习和就业创业奠定基础。 | 198 | 66 |
英语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开设,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 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听、说、读、写等能力, 增强国际理解,理解思维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继续学习和就业创业奠定基础。 | 198 | 66 |
信息技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开设,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应用实践,增强信息意识,掌握信息化环境下生产、生活与学习的技能,培养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为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继续学习和就业创业奠定基础。 | 18 | 6 |
体育与健康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设,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通过传授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培养体育爱好和专长,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使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精神三方面全面发展,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 144 | 128 |
中国历史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开设,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规律和优秀文化成果;从历史的角度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塑造健全的人格,养成职业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18 | 6 |
世界历史 | 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世界历史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运用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成果,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 | 18 | 6 |
安全教育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学大纲》开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健康与安全观念,使学生掌握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职业健康与安全观念,形成职业健康与安全技能,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 18 | 6 |
就业指导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课程标准》开设,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了解职业的有关概念、职业生涯设计以及发展、求职就业、劳动合同等有关知识,了解职业道德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 18 | 10 |
劳动教育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开设,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 72 | 48 |
艺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开设,包含音乐、美术、舞蹈、设计、工艺、戏剧、影视等艺术门类的综合性课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学习和实践,学习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发挥艺术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 以美育人,以文化育人,以情动人,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塑造美好心灵, 健全健康人格,厚植民族情感,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 18 | 10 |
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2025级) | |||||||||||
课程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及周学时 | 总课时 | 实践课时 | 考核形式 | |||||
1 | 2 | 3 | 4 | 5 | 6 |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 | 36 | 9 | 考试 | |||||
必修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2 | 36 | 9 | 考试 | ||||||
必修 | 哲学与人生 | 2 | 36 | 9 | 考试 | ||||||
必修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2 | 36 | 9 | 考试 | ||||||
必修 | 语文 | 2 | 3 | 3 | 3 | 198 | 66 | 考试 | |||
必修 | 数学 | 2 | 3 | 3 | 3 | 198 | 66 | 考试 | |||
必修 | 英语 | 2 | 3 | 3 | 3 | 198 | 66 | 考试 | |||
必修 | 信息技术 | 1 | 18 | 6 | 考查 | ||||||
必修 | 体育与健康 | 2 | 2 | 2 | 2 | 144 | 128 | 考查 | |||
必修 | 中国历史 | 1 | 18 | 6 | 考查 | ||||||
必修 | 世界历史 | 1 | 18 | 6 | 考查 | ||||||
必修 | 安全教育 | 1 | 18 | 6 | 考查 | ||||||
必修 | 就业指导 | 1 | 18 | 6 | 考查 | ||||||
必修 | 劳动教育 | 1 | 1 | 1 | 1 | 72 | 48 | 考查 | |||
限选 一门 | 艺术(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形体) | 1 | 18 | 10 | 考查 | ||||||
小计 | 14 | 15 | 实习 | 15 | 15 | 备考 | 1062 | 450 | |||
公共职业模块 | 限选 | 语文(职业模块) | 2 | 36 | 0 | 考查 | |||||
限选 | 数学(职业模块) | 2 | 36 | 0 | 考查 | ||||||
限选 | 英语(职业模块) | 2 | 36 | 0 | 考查 | ||||||
限选 | 综合职业能力 | 4 | 72 | 0 | 考查 | ||||||
小计 | 10 | 180 | 0 | ||||||||
专业基础课 | 必修 | 电子商务基础 | 4 | 72 | 36 | 考试 | |||||
必修 | 商品摄影与后期处理 | 4 | 72 | 54 | 考试 | ||||||
必修 | 商务礼仪与沟通 | 4 | 72 | 12 | 考试 | ||||||
必修 | 办公软件应用 | 4 | 72 | 64 | 考查 | ||||||
基础课小计 | 16 | 0 | 0 | 0 | 0 | 0 | 288 | 166 | |||
专业核心课 | 必修 | 网络营销 | 4 | 72 | 36 | 考试 | |||||
必修 | 新媒体营销 | 4 | 72 | 36 | 考试 | ||||||
必修 | 电商数据分析(初级) | 4 | 72 | 64 | 考试 | ||||||
必修 | 视频拍摄与后期制作 | 4 | 72 | 54 | 考试 | ||||||
必修 |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 | 3 | 54 | 24 | 考试 | ||||||
必修 | 网店客服 | 3 | 54 | 36 | 考试 | ||||||
必修 | 网店美工 | 4 | 4 | 144 | 124 | 考查 | |||||
必修 | 网店运营 | 4 | 72 | 64 | 考试 | ||||||
必修 | 直播运营 | 3 | 54 | 48 | 考试 | ||||||
核心课小计 | 0 | 15 | 实习 | 11 | 11 | 备考 | 666 | 486 | |||
选修 | 管理学基础 | 4 | 72 | 12 | 考试 | ||||||
选修 | 经济学基础 | 4 | 72 | 12 | 考试 | ||||||
选修课小计 | 0 | 0 | 4 | 4 | 0 | 144 | 24 | ||||
岗位实习 | 必修 | 岗位实习 | 18周 | 6周 | 720 | 720 | 考查 | ||||
岗位实习小计 | 0 | 0 | 18周 | 0 | 0 | 6周 | 720 | 720 | |||
合计 | 3060 | 1846 |
(1)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能较好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工作认真负责,善于表达沟通,具有言传身教的能力,德才兼备;
(3)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教师资格证书;
(4)熟悉电子商务技术发展和中职教育规律,能提出专业建设的长期发展规划,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教学管理能力;
(5)具有一定的企业相关岗位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或通过相关企业培训并认证合格;
(6)具有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性思维,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方法与内容能够满足学生岗位技术能力提升要求;
(7)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确立专业方向,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商务专业组目前专业教师8人(不含公共课)。
2、兼职教师
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一般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兼职教师专业背景应与本专业相适应;兼职教师数占专业课与实践指导教师合计数的比例应达到20%;兼职教师所承担的课时比例应不低于该课程总学时的30%。
本专业应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室
电子商务专业拥有产品与人像摄影实训室、网络推广多功能直播实训室、网店维护与运营实训室、互联网美工设计与制作实训室、新媒体营销实训室、网络客服实训室、互联网+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智能物流实训中心以及桂平市一职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9个实训室。根据专业教学标准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要求,应建立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创造与企业岗位相近的实训环境,并配备能满足教学需求的相关软件配套设施,必修实践实训课开出率达到 80%以上。
3.校外实训室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和产业技术发展特点,应在企业建立两类校外实训基地:一类是以专业认识和参观为主的实训基地,能够反映目前专业技能方向新技术,并能同时接纳较多学生学习,为新生入学教育和认识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条件;另一类是以社会实践及学生项岗实习为主的实训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专业技能方向综合实践轮岗训练的工作岗位,并能保证有效工作时间,该基地能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和实践教学内容,校企合作共同制订实习计划和教学大纲,精心编排教学设计并组织、管理教学过程。
本专业建成3个以上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满足本专业实习实训需求。
1、教材选用
按照国家规定及学校教材选用制度,择优选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优先选择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和省(市、自治区)重点教材,鼓励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校本教材。
2、图书文献配置
配备与专业教学相关的纸质图书资料、电子图书资料,建立校园网络信息环境,保证教师与学生能通过校园网络即时获取各项教学资源,开展备课、学习、实训等教学活动。
3、数字资源配置
鼓励校企合作共建特色专业教学资源库,形成数字化课程在线学习平台。课程资源包括:电子教材、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文件、典型案例、政策法规、音视频讲解、图片库、习题与试题库、职业资格考试信息等。
在教学内容上,遵循“必须”和“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应遵循“应用性、实践性、职业性”的原则,并按照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设计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以满足学生就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根据课型、基于学情,选择“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模式,打造特色高效课堂。
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实训设施,采用示范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岗位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如下:
示范教学法:以双导师的示范性操作为主,主要适合实训类课程;模拟教学法:通过模拟工作流程实现教学,主要适合理实一体化课程;案例/项目教学法:通过企业真实工作项目实现教学,主要适合集中实训课程。
由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共同实施教学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专业兼职教师质量等。对学生的学业考核评价内容应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采用多元评价方式,由学校、学生、社会三方实施教学评价,即教师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学习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结合等。提倡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对学生技能水平进行第三方评价。
1、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式
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笔试、作业、课堂提问、课堂出勤、上机操作考核以及参加专业性技能竞赛的成绩等。
2、实习实训效果评价方式
企业实训、实习的评价要以企业评价为主,吸收岗位评价标准,听取企业指导教师的意见,增加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评价内容。采用实习报告与实践操作水平相结合、实训过程与仪器设备使用熟练程度考查相结合、多种实习实训项目备选考核、实习实训项目熟练程度考核等形式,客观评价学生的技能水平。考核包括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实习单位综合评价鉴定等多层次多方位的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中要增加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可从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载体、教学过程、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参考进行。
1、建立和完善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实现人才培养规格。
2、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专业教研室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生在规定年限内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总学时达到3060学时,经考核成绩合格,允许毕业。
李老师:19978533012 李老师:19978523733
莫老师:19978537398 0775-3506358
学校地址:桂平市区南郊 邮编:537200
交通路线:乘车到兴桂路桂平市一职路口下车,步行300米到学校门口。
微信公众号:桂平市一职
版权所有:桂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桂ICP备19001841号-1,桂ICP备19001841号-2,桂公网安备45088102000292号)